5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电话。 多瓦尔表示,帕哈尔加姆恐袭事件造成了印方人员严重伤亡,印方需要采取反恐行动。战争不是印方的选择,也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印巴双方将致力于停火,期待尽快恢复地区和平与稳定。
王毅表示,中方谴责帕哈尔加姆恐袭事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邻居,都是中国的邻国。中方赞赏你关于战争不是印方选择的表态,真诚希望印巴双方保持冷静克制,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避免局势升级。中方支持并期待印巴通过磋商实现全面持久停火。这符合印巴两国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
当地时间10日,德国总理默茨表示,德国政府未来将不再公布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的细节。据了解,德国是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最多的欧洲国家。
总台新闻观察员 魏东旭:德国决定不再公开对乌军援细节,这是一个重要信号,这说明德国将提供更多、更先进、更敏感的武器装备。
首先,保密措施为德国大幅提升军援规格扫清障碍——坦克、火炮及大口径炮弹的输送量将显著增加。同时德乌正推进建立联合兵工厂,实现“德制武器下线即赴前线”的快速补给模式。
其次,秘密生产和交付机制让外界难以估算德国政府为此付出的成本。德国政府能减少国内舆论压力。更具战略意义的是,此举很可能为“金牛座”巡航导弹的秘密交付铺路,通过突然性打击试图让俄军猝不及防。
近日,有网友发消息称,重庆三峡学院在进行设备采购时,疑似存在违规行为。该校采购的“普联TL-R473G出口防火墙”,中标价格为75万元一台,而通过电商平台搜索,其同款产品就是一台路由器,价格仅为299元。
5月11日下午,封面新闻联系到重庆三峡学院院长李敬了解相关情况。他表示,目前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正在调查此事,采购将重启。
同时,封面新闻调查发现,该项目中标公司——丰都县洪正商贸有限公司的注册地与实际办公地不相符。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两行人相撞案”的普法案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2025年5月10日,李沧区人民法院对外回应表示,关于“安全距离”的表述不恰当,并公布了事发现场公共场所视频,详细介绍案发情节,并就法官描述事实不准确、表述不当向公众诚恳道歉。
在当地一档名为《法治青岛》的普法节目中,李沧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韩继升介绍该案时称,刘某和王某在人行道上一前一后同向而行,刘某在前面边走边接电话,期间突然转身往回走,与迎面而来的王某撞在了一起,刘某当场倒地。经检查,刘某右股骨胫创伤性骨折,二人就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诉至法院。
“刘某虽然受伤,但是在前方无突发情况的状态下突然转身往回走,对于事故的发生存在较大过错,而王某存在未保持安全距离的过错,系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韩继升称,“经法官多次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王某赔偿刘某人民币70000元,案件圆满化解。”
公开信息显示,韩继升是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韩继多次获评“全市法院优秀法官”“李沧区劳动模范”等荣誉。
“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的说法引发了广泛争议。有法律人士指出,中国现行法律中并无“行人安全距离”的明确规定,法院在调解书中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机动车安全距离的精神进行判定,这一法律适用方式遭到质疑。不少人认为,行人与机动车存在本质区别,行人行为更为随意、不可预测,将机动车安全距离概念类推到行人身上缺乏合理性 ,在人流密集场所更难以执行。行人相撞并不构成交通事故,直接套用机动车规则属于法律适用错误。
不过,李沧区人民法院通过央视《法治在线》栏目公布的视频显示,事发经过和法官此前的表述存在一些出入。画面中,两人先是一前一后行走,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前方的行人步行速度较慢,而后方的行人速度较快。几秒钟后,前方的行人停下来,向左转身,而后方的行人并未减速,直接撞上前方行人,前者倒地。
根据李沧区人民法院最新的回应,事发于2023年5月19日,原告为59岁女性,被告为29岁女性。当日,原告在道路上行走时放慢脚步接电话,随后停下缓慢转身站住;而被告从后面左右张望快步前行,未注意前方情况,不慎将原告撞倒,致使原告右股骨胫创伤性骨折,后经司法鉴定构成十级伤残 。
案件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被告同意赔偿原告70000元,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自2024年7月28日支付第一笔赔偿款1万元起,被告每月28日前均按时支付6000元,目前只剩一期余款6000元因未到支付时间尚未支付,双方在履行调解书过程中未发生争议。
该院承认发布的普法案例及网传内容与真实案情存在较大出入。首先,网传撞人者为男性,实际上是女性,且在普法视频和文字中,法官仅用刘某和王某指代,未体现二人性别;其次,普法案例中称原告“突然转身往回走”与事实不符,实际原告只是缓慢转身站住,当时原被告之间尚有一定距离;最后,也是引发外界争议的关键——普法案例中提到被告“存在未保持安全距离的过错”,表述不当,真实情况是被告从后面左右张望、快步前行,存在未注意前方情况的问题。
李沧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郭栋介绍,对于此次普法过程中因法官描述事实不准确、表述不当,给广大网民造成误导的问题,法院诚恳道歉。下一步,法院将认真吸取教训,进一步规范案例普法工作,提高普法宣传质量,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也请广大网民继续关心和监督法院工作。
图-1 李沧区人民法院公布的事发现场视频,红色圈中为两位当事人。
快科技5月11日消息,日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无法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页面提示“无法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苹果App Store已不再提供该App”。
快科技实测发现,目前在苹果App Store中已无法搜索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具体下架原因未知,小米应用商店则可正常下载。
国家反诈中心App于2021年3月15日正式上线,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数据显示,国家反诈中心App在2021年8月进入全球热门移动应用下载量TOP10,排名第7。
据湖北鄂州市委编办消息,近期,该市统筹配置教育领域编制资源经验做法获《中国机构编制》杂志刊登。相关文章介绍,该市提前锁死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防止因生源阶段性变化引发编制无序增长,另外,根据小学生源出现下跌的趋势,当地从2024年起迅速将编制保障重点从小学转移到中学阶段。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现辖鄂城、华容、梁子湖三个县级行政区和国家级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临空经济区两个功能区,常住人口百余万。上述鄂州市委编办文章介绍,从全市编制分布看,教师编制约占事业编制总量的48%,配置上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极易出现供需失衡。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源下跌潮,在充分保障教学需求、确保编制配置达标基础上,鄂州科学设置教育编制限额,明确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不超过8850名,提前锁死总量,防止因生源阶段性变化引发编制无序增长。
鄂州连续三年开展中小学校重新核编工作。根据人口流动趋势,逐步将华容、梁子湖等人口流出区的富余编制,调剂至鄂城、葛店等人口净增区。通过三年核编,累计跨区域调配编制1729名,其中葛店经开区编制增长达60%以上,解决了区域间编制配置失衡问题。当地还提前预测分析全市生源变化情况,面对2016年“二胎生育潮”带来的生源高峰,逐步根据各学段依次渡峰实际,梯次确定保障重点。根据小学生源出现下跌的趋势,从2024年起,迅速将编制保障重点从小学转移到中学阶段,大幅削减小学编制从而增加初中编制供给。
鄂州市委编办指出,教育领域是编外人员管理的重灾区。2022年,全市有编外教师2367人,与编内教师人数比为1:3,存在群体数量大、进口不规范、薪酬待遇低、人员不稳定、支出保障难等问题。为逐步控制编外人员规模,在招聘编内教师时要求各区执行“进一退一”原则,即招聘1名编内教师必须减聘1名编外教师。截至目前,共减聘编外教师1074人,编外教师规模减少45.4%。另一方面,当地面向全市聘用时间较长、表现优秀的编外教师开展定向招聘。通过招聘考试,将357名优秀编外教师纳入编制内,解决编外人员遗留问题的同时,也保障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开展。
鄂州市委编办谈道,从生源变化情况看,因小学生源持续降低,即将出现小学教师过剩的矛盾。为全面保障各学段供需平衡,加快学段间人员编制调整力度,及时核减小学阶段教师编制500名,增核至初中阶段。逐步开始减少小学教师招聘数量,协同教育部门积极摸排全市小学教师具体情况,在总量过剩的情况下,先行将具备初中教师资格的98名小学教师,调整至初中学段教学。
据其介绍,当地通过全面盘好用活教育领域现有人员编制,在保障教学需求的情况下,提前控制人员规模,大幅降低人员供养成本。2023至2024年,全市年均招聘教师386名,比往年平均值下降了30%,缩减了财政供养人员。另外,在学校编制调配过程中,联合教育部门加强对全市学校分布的调研摸底,在保障农村学龄儿童就近上学的基础上,通过减少非必要的教学点,直接撤销空壳学校、教学点43所,为生源增加的城区优质学校腾退教师编制资源37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