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韩国政府昨天称,中国在黄海的“暂定措施水域”建立了一些钢结构建筑物,并对此表示担忧。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表示,中方已经多次表明了中方的有关立场。关于你提到的有关韩方相关的言论,我想表明的是,中方在相关暂定海域建造的是一个渔业养殖设施。中方的有关做法符合中国国内法和国际法,不违反中韩渔业协定,同中韩海域划界无关。
“中方愿同韩方一道,继续加强对话沟通,妥善处理有关问题。”郭嘉昆说。
记者从受害者生父张先生处获悉,发生于2023年的山西运城临猗县“10岁男孩被生母和继父虐死案”,将于4月25日在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检方以故意伤害罪、虐待罪起诉生母张某某、继父王某某。
据媒体报道,该案起诉书显示,被告人谢某某、王某某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对其子张某某进行了长期虐待。案发当天,张某某被生母谢某某、继父王某某先后长时间殴打。检方认为,被告人王某某、谢某某系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均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犯罪后果极其严重,应当数罪并罚。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今天,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日前对英国媒体表示,英国不急于与美国政府达成贸易协议,而是致力于达成符合英国国家利益的协议,英国在食品标准、道路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不会妥协。
另据英国天空新闻频道报道,里夫斯表示,虽然她对英美达成贸易协议“充满信心”,但英国政府在食品和汽车问题上有明确底线,而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措施则“不可谈判”。
美国方面此前要求英国放宽农业进口监管。里夫斯对此明确表示:“英国不会降低食品安全标准。”里夫斯还说,英国不会“在道路安全方面退让”。这可能意味着英国不会放宽对美国运动型多功能车(SUV)行人保护性能的要求。
网络安全方面,英国2023年出台《在线安全法案》,遭到美国科技企业强烈反对。该法案要求科技公司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有害内容。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中美没有就关税问题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
有记者问:近来美方不断有消息称,中美之间正在谈判,甚至将会达成协议。你能否证实双方有没有开始谈判?
郭嘉昆说,这些都是假消息。“据我了解,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
美国财长贝森特周三在国际金融研究所发表主旨演讲。在当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贝森特提到几点:
1、美中之间结束激烈贸易战的第一步,应该是“降温”,也就是先把目前这些非常高的关税降下来。但他也坦言,这个过程时间还不确定,而且现在双方还没正式谈起来。
2、驳斥了《华尔街日报》关于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削减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到50%-65%的报道,说不存在这个事。
3、特朗普并没有提出要单方面对中国降低关税。中美之间最紧密的联系存在于两国元首,但这“有利有弊”,任何缓和局势的举措,谈判都不会从最高层开始。
4、中美之间要实现全面的结构性再平衡,可能要花两到三年时间。但和其他国家的谈判就不会那么久,因为美国早就列出了一份希望对方调整的“贸易壁垒清单”。他说,在非关税措施方面,美国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关税本身反而比较容易解决,毕竟没有哪个国家希望继续留在4月2日那种关税高峰水平上。
5、今年第三季度可能是关税政策走向更加清晰的“合理预估时间点”。
针对美防长公开表示中国能在20分钟内摧毁美军所有航母,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希望美方不要有受迫害妄想症,总拿别人当借口。
据报道,美国防部长称,中国正在组建一支专门用来摧毁美国的军队,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可以在20分钟内摧毁美国的所有航空母舰,五角大楼举行的每一场战争推演都输给了中国。美印太总部司令称,中国生产战机和军舰的速度远超美军,已具备在“第一岛链”阻止美国取得空中优势的实力。
对此,在回应《环球时报》提问时,张晓刚表示,美方有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军队,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这正是当前中美两军交往的障碍所在。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共处,是中美两国最基本的共同利益,也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期待。我们对自身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希望美方不要有受迫害妄想症,总拿别人当借口。
当地时间4月23日晚间,作为对22日印控克什米尔恐怖袭击事件的回应,印度针对巴基斯坦宣布采取一系列外交和战略反制措施。巴基斯坦方面则宣布即将于24日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应对措施。
23日晚间,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决定:
印度立即暂停执行《印度河河水条约》,停止河水共享的合作,直到巴基斯坦“可信且不可撤销地”放弃对跨境恐怖主义的支持。
关闭印巴之间印度一侧的阿塔里综合检查站。
禁止巴基斯坦公民持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免签计划(SVES)签证前往印度。此前签发给巴基斯坦公民的任何SVES签证均视为已取消。目前持SVES签证在印度的巴基斯坦公民必须在48小时内离开印度。
巴基斯坦驻新德里高级专员署的全部军事顾问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他们必须在一周内离开印度;印度将从驻伊斯兰堡的印度高级专员署撤回印度军事顾问;自2025年5月1日起,巴基斯坦驻新德里高级专员署的总人数将从目前的55人减少到30人。
4月23日,据多家媒体报道,英特尔计划在本周宣布裁员超过20%的计划。这将是该公司自1968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组织调整。同时也是新任CEO陈立武上任后推动的首次重大重组。截至2024年底,英特尔全球员工总数为10.89万人,若按20%比例计算,裁员规模将超过2.18万人。
英特尔近年来因财务压力、市场竞争及战略转型需求,频繁启动大规模裁员。2022年10月为应对PC市场下跌困境,英特尔首次大规模收缩业务,全球裁员约1.2万人,占当时总员工数的5%。2023年5月,为了推动业务向AI和先进制程聚焦,英特尔进行了一轮结构性裁员,CCG和DCAI部门各裁员约20%,预算削减10%。2024年第二季度,因盈利表现不达预期。英特尔为了全面削减开支,将裁员规模提高到15%以上,涉及1.5万人。最新这次裁员计划,将使英特尔员工规模回到2010年的水平。
裁员背后是英特尔持续恶化的财务表现。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531亿美元,同比下滑2%,股价全年暴跌60%,市值蒸发超1000亿美元。更严峻的是,2025年一季度营收预计仅为117亿-127亿美元,大幅缩水。英特尔首位华人CEO陈立武上任后,明确提出聚焦AI和先进制程技术的战略转型,集中投入18A制程研发和AI芯片业务。分析师指出,英特尔需在2-3年内推出具有竞争力的AI芯片,并确保18A制程按时量产,否则可能进一步丧失市场份额。
其实不止是英特尔,全球半导体行业都在经历深度调整。2025年以来,博世、意法半导体、安森美等国际巨头已累计裁员超1.2万人,主要因终端需求疲软、库存高企及中国竞争对手崛起。在消费级CPU市场,英特尔的份额从2023年的77.3%下滑至2025年的60%-65%,AMD凭借锐龙9000系列(Zen 5架构)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4.1%,而苹果M系列芯片在高端笔记本市场占据5%-10%份额。在AI芯片领域,英特尔的市场份额不足10%,远低于英伟达的80%以上。